
导语:
近年来,我国近视问题日益严峻,而高度近视的潜在危害更需引起全民关注。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,高度近视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致盲原因,其导致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风险不容忽视。高度近视是多少度?它为何会威胁我们的视觉健康?如何预防与应对?
一、 高度近视有多少度?
按照世界卫生组织(WHO)及我国《近视防治指南》标准划分,300度以内的近视属于轻度近视,300度到600度之间属于中度近视,600度以上属于高度近视。对比中低度近视的人,高度近视的人各种眼部疾病的风险都会升高。
单纯性高度近视,虽然近视度数高,但成年以后可趋于稳定,矫正视力一般正常或接近正常,眼部损害不明显。而病理性近视,成年后度数依旧会不断加深,还会出现一系列眼部病变,导致不同程度的视觉损害,甚至致盲。
二、高度近视的危害
1.视觉感知力下降
受眼底病变、晶状体异常等影响,眼睛对光线和距离的感知会变差,比如夜间看物模糊、判断物体距离不准易踩空,且长时间用眼后容易眼酸、头疼。
2.眼部并发症多且隐匿
眼轴过长让眼睛结构变脆弱,易引发多种早期无症状的并发症,比如早发白内障、不易察觉的开角型青光眼,以及常见的飞蚊症眼前飘黑影等,而有明显感觉时可能已影响视力。
▲图源:网络
3.眼底病变风险升高
眼轴牵拉会使眼底的视网膜、脉络膜变薄,大幅增加视网膜裂孔、脱离,以及黄斑出血、劈裂等病变的风险,若未及时发现和干预,极有可能造成永久性失明致盲。
4.眼球结构器质性损伤不可逆
眼轴一旦拉长,视网膜变薄、后巩膜葡萄肿等眼球结构改变就会永久存在,抗压能力降低,受损的感光细胞、视神经也无法再生,这种损伤发生后很难复原,只能尽量控制。
三、预防和干预策略
1. 青少年阶段,控制近视进展
18岁前应将近视度数控制在600度以内,以降低未来并发症风险。临床证实,佩戴OK镜或离焦镜可有效延缓眼轴增长,可联合使用低浓度阿托品(0.01%)滴眼,可抑制巩膜重塑,二者协同作用更佳。同时,每日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,自然光暴露能促进多巴胺分泌,抑制眼轴异常增长,从源头上降低近视发生率。
▲图源:网络
2. 成年后,定时检查眼底
近视度数超过600度者应每年进行一次专业眼底检查,重点排查视网膜周边变性区、黄斑区出血或劈裂等病变,并监测眼压及视盘杯盘比评估青光眼风险。通过定期筛查与早期干预,可阻断致盲性并发症进程,守护视力健康。高度近视人群也要避免像蹦极、跳水等可能导致眼压骤升或眼球受撞击的运动。
▲图源:网络
结语:
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目前仍属于疑难病症,治疗极为棘手,因此,预防近视、延迟近视的发病、控制近视度数的增加是防治高度近视致盲最根本的措施。
早预防、早筛查、早干预,最大限度避免致盲风险,守护终身光明。
· 眼科疑问:
可 在线咨询 值班客服
或拨打 0512-33333333 咨询电话
医院地址:苏州市干将东路200号苏大北校区门口
咨询电话:0512-33333333
版权所有:苏州理想眼科医院有限公司
ICP备案/许可证号:苏ICP备11037845号-1
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苏医广【2024】第09-26-3205-508号